“像是死亡,残留在世间,最后的回响”
何为推理?诡计之路又该如何发展?相信这是绝大部 分硬核创作者与玩家都在思考的问题。“盘本越来越套 路化”已经成为许多老玩家的槽点。但《
死亡回响》却 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! 丝滑而又自然的叙述性诡计√
还记得我曾经在朋友圈里说过这么一件事,因为有了 场外逻辑,所以有了作者使用叙述性诡计误导读者。 因为读者开始防备叙述性诡计,所以有了恶意叙诡刻 意误导读者。归根结底,人之所以会中诡计,是因为 没有人能做到千日防贼。带着不想进坑的想法体验任 何一个诡计,到最后都只能与创作者进行军备竞赛。 在叙述性诡计类型剧本层出不穷、更新迭代的今时今 日,玩家对于叙述性诡计的防备心理也到达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,不要说寻常可见的常规叙诡,即使是一些 携带了作者恶意而诞生的叙诡,在玩家精心防范,咬 文嚼字的揣摩之下,往往也无处遁形。但凡文字存留 了滑动空间,玩家便能很轻而易举地找出其中能够形 成叙诡的点,并将其隐藏含义解读出来,从而让创作 者的精心设计化为乌有。但这种做法本质上属于阅读 理解,甚至是为了找出可能存在的“叙诡“而去这么理 解。于是作者为了防杠,也为了防跳关,只能舍弃掉 文字中的留白,将信息说死,而这也导致文本信息变 得不再优美,宛若流水账一般。再体验死亡回响之 前,其实我也存在了对这部分的担忧,毕竟从故事的 角度上考虑,如何使文字在保持叙述性诡计并无法跳 关的情况下,还能充分构建出当下应有的画面感是十 分重要的事,但几位老师做到了这些。整场游戏下 来,文本都是如此自然丝滑,一切浑然天成,仿佛本 该如此。而当你通过逻辑抽丝剥茧,发现他的另一 面,你更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重拾第一次体 验叙述性诡计的快乐。 新奇又刺激的互动性玩法√
作为阴阳师系列的第四部作品,“寻灵“这一元素自然也 是必不可少。虽然我作为ob,无法亲身感受一下与np c的互动,但从隔壁房间时不时传出的尖叫声,以及公 车玩家回来后的反应,都不难看出他们在恐搜环节中 的经历有多刺激。但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,除了互动 与刺激肾上腺素飙升,本作的恐搜环节中还隐藏着许 多关键信息,不再单纯只是为了衬托氛围感而设计出 来的环节。同时随机凶手的设计也让整个游戏增添变 数,让推理的维度并不只存在于某一点上,而是真正 意义上的直面诡计。
脱离常规套路的无伪解答设计√
正如前文我所提及的关于盘本越来越套路化这点。在 不少玩家眼中灰烬的作品似乎也与“伪解答“一词划上等 号。经常能听到不少玩家在玩本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 提到“这是伪解答,快过。“等下肯定有反转。“诸如此 类的相关话语。这是一种场外逻辑,但在我看来也是 一种非常不好又无可奈何的现象。“反转“本身就是为了 提高玩家体验,制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感而出 现的产物。但当玩家经历的反转套路足够多时,这一 切就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。“反转“不再惊喜,反而变 成了玩家意料之内的负担。注定要重盘一次的伪解答 对大多数玩家而言并不能激发出玩家的推理动力,反 而成为了一种流程与公式。
从《奇想列车》其实已经可以看出灰烬一直在尝试做 出一些脱离伪解答但同样也能产生意外感的剧本,但 《死亡回响》却着实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。没有伪解 答,你推理出来的东西永远是真的,并不需要推翻重 来,你前期为推理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,你 走的每一步都会成为你后期推理的坚定基石。而整个 故事,也并不是如同以往一般,推翻错误认知重来一 遍,而是一点点,去探寻那隐藏在更深处的真相。 《七月十三日》2019一在那个对视角三刀两毒认刀大 会的年代开创了叙述性诡计作品先河。
《死者在幻夜中醒来》2022一带领了叙述性诡计的潮 流,堪称叙述性诡计大全。
《作者不详》2023一用浑然天成的文笔展现了什么叫 自然的结构叙诡,一个剧本,三本叙述性诡计作品, 以及全新的玩法。
《死亡回响》2024一全新的推理角度
期待最后的落地,也期待再下一部作品的到来。